木炭的質量也是衡量機制木炭機質量的一個指標。那么木炭的強度會不會受到機制木炭機溫度的影響呢?機制木炭機的理想溫度是多少?
機制木炭機由于木質素的分解和軟化的需要,所以在制棒機的出口上裝有加熱圈,在一次啟動時用木炭機加熱環到260-350攝氏度,為了保證薪棒達到規定的密度,在使用制棒機成型操作時需要注意,即在薪棒的成型過程中對制棒機進行預熱,在放電、生產和加工過程中對薪棒進行預加熱。木炭的質量不僅取決于設備和工藝,還取決于原料的含水量。一般要求原料含水率在6%~12%之間。如果材料太大,很容易導致薪棒太軟,如果含水量太低,就會導致薪棒松散。
實驗表明,木炭機設備的溫度取決于原料的干燥和炭化速度,炭化熱值隨炭化時間的延長而增大。當碳化溫度為300°時,機械強度較高,當溫度為400°時,機械強度較小,碳化溫度進一步升高,機械強度也隨之提高。
隨著市場對機制木炭需求的不斷增加,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。因此,要想機制木炭機市場占有一席之地,既要保證設備的質量,又要注重細節的把握。
木炭機運行中炭化溫度的變化會產生許多不同的孔。在這些孔的影響下,隨著溫度的變化,吸收率將繼續提高,操作速度也將加快,效率也將提高。長期運行也會對軸頭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壞。鑒于這種情況,我們作出了新的轉變。
首先,在機制炭機焊接過程中,對易損件進行處理和矯正。根據焊接工藝和機前預熱情況,采用105mm長的外圓表面均勻用于碳結焊條堆焊。外圓尺寸超過測量標準1-2mm時,應留有余量進行打磨和校正。
第二,經初磨修正后,將機制木炭機軸頭插入干生石灰或草漿灰中,冷卻至50℃以下完成磨削,周向跳動小于2mm,周向表面不明顯濕凸凹。維修后,木炭機設備的軸頭嚴禁攻絲或碰撞,以免損壞堆焊表面的其他部位,應小心存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