機制木炭機在采用鋸末、秸稈、樹皮、樹枝等作為原材料的時候,可以把原材料分別加工成兩種不同的類型,分別為傳統的木炭和碳粉,需要采用不同的加工生產工藝,對于原料的加工再利用,可以達到很好的廢物再利用,提高經濟效益,創造利潤空間。
木炭和碳粉的制作過程,是有不同的,需要注意:從生產工藝相比較,成品木炭的生產工藝相對較為復雜,需要更多的流程。起先需要把原材料放入到粉碎機中進行粉碎,粉碎顆粒需要達到3-6mm左右,粉碎之后原材料需要放入到氣流烘干機中進行烘干,把水份烘干至6%-12%才能滿足需求,烘干之后還需要制棒機對其進行制棒成型操作,把制出來的薪棒放入到炭化爐中進行碳化,這樣才會炭化成型成為機制木炭。而碳粉成型相對來說則簡單的多了,生產工藝流程也是很簡單,只需要把原材料放入到炭化爐中進行炭化,之后再對原材料進行粉碎操作,即可完成碳粉操作。
機制木炭機生產成品的好壞除取決于機制木炭機設備、工藝之外,還要取決于原料中所含水分的大小。一般要求原料的含水率小于12%,但也要大于6%。因此,我們的頭一步工作是干燥原料。原料制棒是在成型機(或稱制棒機)里完成。成型機的成型筒外面有三個加熱圈,它可使成型筒的溫度上升到350℃左右。我們通過原料,成型,炭化,成品來分析炭與溫度有何關系。燒制木炭的整個過程都與熱打交道。熱量多少,我們可以通過特定的“溫度”來衡量。為了保證炭薪棒的密度大、表面光滑、無明顯裂紋。我們可根據原材料種類和含水率來選擇合適的成型溫度。其高低要經過現場試驗才能確定。一般說來,若我們假定螺旋推進器是合格的,且原料含水量在6~12%之間,則我們可將木屑、木鋸末、木刨花及竹質原料的成型終溫度控制在260~320℃之間。
新型的機制木炭機中,原材料廣泛,造就了機制木炭機的快速發展,成就了機制木炭機的發展前景。